close

=============以下這段是之前在臉書上的感想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們在日日夜夜的生活中渴求輕鬆與自由,但卻因他人一點一滴灌輸給我們的恐懼而鮮少
獲得,我們害怕唱走音, 害怕拍子錯誤, 也害怕唱漏了音符,於是,心底的歌聲被壓住了,沒
有高聲唱出, 這樣的壓抑帶來的後果使我們的心靈麻痺,血肉枯萎, 讓我們未老先衰

這段話不禁讓人思索: 人要自在地活著, 要做自己想做的事,為什麼會這麼困難? 這是誰
都很難回答的問題. 但可確定的是,生命本身就是無常的, 只要今天還活著, 至少可以設
法爭取"做自己".

很有道理的一段話 及時行樂 什麼時候變的這麼難.....就是因為有太多生活中的枷鎖
而處處限制了我們...因為老一輩的人,會跟我們說:這樣做很危險..千萬不要...以免如
何如何..就好像我們一定要走上老一輩的路程,就一定會幸福,一定會走上康莊大道...
但真的是這樣嗎? 如果沒有冒險的衝動又怎麼會知道事情的結果.....

要是比爾蓋茲當初沒有休學去創業,乖乖的聽老一輩的話讀完哈佛...今天他會不會是
一個普通的工程師?

試問海鮮比較好吃,還是山產好吃...如果都沒有吃過又怎麼會知道呢? 只有自己去比
較才可以自己真正的選擇出自己喜歡的....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結束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今天下午同事丟了一則訊息給我 "王月,李國修 我就是要你功課爛"
看了這三段影片,讓我突然想起之前所Po的這個想法,要是自小父母對我就不設限的話
現在的我 會是一個怎樣的人? 一個快樂? 想法自成一格? 抑或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人?
不否認自小就被母親要求去補習美術,補習作文,補習書法...雖然不盡然有興趣
至少我學過,但是這些是否就如同老一輩人的想法"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"
不否認 我對於美術還有一點興趣, 但是作文 書法這都不是我喜歡的
所以到現在為止我的字跡還是一樣很潦草, 美術的話不敢說不錯
至少素描,寫生,美工都有一定的水準, 這就是我感興趣跟不感興趣的差別
如果我自己自動對某一種事物感到興趣的時候,就會對該事情熱衷
這好像是我一直以來習慣…

那三則影片中,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"13歲的兒子問李國修說:你怎麼找到你自己的"
這句話讓我進入思考,13歲...一個小朋友居然會問出這麼一句,讓我答不出來的問題
我敢說,如果這問題拿去問10個人,大概有9.5個人答不出來.
然而李國修沒有正面回應他,而是回他:談這還太早,先找到興趣.
沒錯,找到興趣後在去人生舞台上發光發熱,最後生命就會找到自己的出路.
很引人省思的一句話,對吧..很多時候真的都是要自己去試試才會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
討厭的是什麼,人就是要多嘗試,自己才可以真正去找到自己所喜歡的.

以下節錄那三則影片中的話,以免之後影片失效.

*李國修的父親在他小六時對他說:你唸多少書我不介意,將來進社會不要當流氓就
    好。在李國修兒子小三數學只考八分的時候,他告訴兒子一樣的話,我不介意你的成
    績,只要你人品好就好了。
*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,這是一個錯誤觀念,傷害多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。孩子
    我要你贏在起跑點,很多都是父母的一個替代和補償作用,很多孩子的所學都是父母自
    己做不到要孩子去完成他的夢想和願景,以致於孩子背負著壓力。

*我們敎孩子三樣:1.想像力、2.幽默感、 3.學會愛。
*李國修兒子大一申請美國藝術大學的自傳上寫著:我從小成長在一個幽默創意的家
    庭,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;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,我12歲那一年就試著分析我自己,
    而且我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。我父親在他的自傳上提到,我願意死在舞台上;如今我要
    接續我父親的意念,我要永遠活在舞台上。
*當孩子跟你說「媽媽你看」的時候,一定要回頭看他在做什麼或發現了什麼,現在
    不看以後就看不到了。
*兒子到12歲當還跟爸媽一起睡,因為怕鬼。李國修說,孩子與父母一起睡得越長,
    他越愛家,離家越近。
*李國修的女兒說,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,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。從小
    爸爸常跟我們講很多笑話,一起玩;媽媽都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。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
    的家庭。
*我們家很少講「不」。父母不要壓抑小孩,給小孩設限。讓孩子說不,父母要學會
    被孩子拒絕。

*生命會自己找到它的出口,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她們會找到自己的出口。父
    母跟子女之間要建立四信:信心、信用、信任、找到他們彼此的信仰。

*老師工作壓力也很大,很多老師有憂鬱的,你如果一味的否定孩子:「要聽老師
    的,一定是你的問題,那小孩就不說了。聽聽孩子的聲音」
*憂鬱症很多是因為來自我們無法抵抗壓力,我們沒有一個人教我們怎
    麼紓壓;紓解釋放壓力,從小我就教育我的孩子:想哭就哭、想笑就笑。

*13歲的兒子問李國修說,「你怎麼找到自己的?」他回答:「13歲談這還太早,你必
    須先找到興趣」。

*13~22是人生當中尋找自我的黃金關鍵期,鼓勵孩子從他的興趣去培養;興趣比分
    數還重要;找到興趣還是可以在人生舞台發光發熱。
*女兒暗戀告白被拒,告白的過程中媽媽陪著順稿怎麼跟對方告白,最後剛女兒被拒
    絕後,陪著孩子面對後續的一切。告訴孩子:「不屬於你的人或事都會過去,屬於你的
    必定會降臨
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*李國修的兒子說: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,讓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。
*李國修的女兒說: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,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。我很高
     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。
 
希望我以後的小孩,也可以這樣挺起胸膛,稱讚我有一個這麼好的家庭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